四野大军往南进发的时候,有三个部队遭遇了桂军的埋伏,但结果却大相径庭。
辽沈、淮海、平津三大战役后,校长的中央军主力几乎全被打垮,现在全国就剩下白崇禧的部队还勉强能和我军抗衡。
咱们都知道白崇禧,是新桂系的大人物,打仗特别有一手。在北伐那会儿,他带领第七军在江西把孙传芳的四个师给灭了,所以桂军第七军就得了个“钢军”的名号。
校长领着的第一军和第六军连续两次攻打南昌都吃了大亏,只好向白崇禧求助。白崇禧建议先切掉南昌的供应线,清理掉周围障碍,然后和其他军队一起合围,结果这办法真管用。
白崇禧晚年提起这段往事时,不禁有些自豪地表示:“那时候总统挺棘手的,我到司令部后给他出谋划策,打了几个胜仗,总统这才露出了笑脸。”
校长北伐第二阶段在徐州打了败仗,只好狼狈逃回南京并辞了职。不久后,孙传芳带着几万大军来攻南京,想一举拿下。白崇禧就带着第一、第七军一起硬碰硬,拼了半个月,结果以少胜多,大胜孙军,还基本消灭了孙军的主力。这场大胜让白崇禧有了“小诸葛”的美誉。
尽管校长和白崇禧之前有过不少矛盾,抗战胜利后,校长还是不计旧怨,请白崇禧到南京帮忙出主意打仗。后来解放战争时,还让白崇禧负责华中剿总。在华中剿总的时候,白崇禧跟中野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行动对抗,给咱们军队带来了不少麻烦。
在衡宝战役结束后,林总在接受苏联记者西蒙诺夫采访时,被问到了关于他对手白崇禧将军的评价。
林总感叹道:“白崇禧绝对是国民党里最能干的将领之一,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。他不仅有丰富的军事经验,指挥能力也远胜其他将领。但问题是他现在的军队明显是跟人民对着干,国民党又内部分裂严重,军事形势又对他极为不利,所以就算他有再高的军事才能,现在也发挥不出作用了。”
不管是为了做最后的抵抗还是想比一比高低,白崇禧就是想用他手下的三四十万人马,跟我们的四野部队还有陈赓的四兵团来一场较量。从1949年5月到8月,他趁着机会,接连对我们发动了三次伏击。
第一个遇到桂军猛烈伏击的是归属于四野的四兵团13军37师。
1949年5月初,四野十二兵团的三个军开始过江,像秋风扫落叶一样,一口气拿下了蕲春、田家镇、武穴、浠水这些鄂东的重要城镇,负责守卫的桂军46军只好撤退到南昌去。
林总命令四野的四兵团在丰城和高安一带赣江两岸设防,堵截46军。四兵团司令陈赓布置了夹击战术:14军快速推进到丰城、樟树,然后渡过赣江,机动到高安以南地区作战;13军加上15军43师从右翼逼近南昌,其中13军37师强行渡过抚河,成功解放了南昌。
听说咱们师要打头阵解放南昌,大伙儿都乐开了花。师长周学义一声令下,110团就把背包扔了,轻装快马加鞭地往南昌东南30里外的河里绿村赶,横渡那涨得老高的抚河。到5月21日,110团已经往前冲到了五段岗、王村、南北安冲那片,眼看着南昌的城边儿了。
可是,一个大好机会出现了,白崇禧看准了14军已经到达高安,而13军和15军的一个师还在抚河东岸很远的地方,只有110团抵达了抚河边,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作战时机,于是下令46军的188师和48军的175师赶紧在抚河西岸设下埋伏。
5月22日凌晨,110团刚过抚河,就遭遇了桂军46军188师和48军175师一万多人的两面夹击。175师还从后边绕过来,把110团的退路和增援部队渡河的几个重要渡口都给截断了,还把3营给孤立了出来。
在抚河西岸,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,持续了两个小时。我方110团3营在敌人数量是自己的8倍的压力下,伤亡惨重,损失最严重的连队仅剩十几人。如今,3营的战士们正与敌军展开近身肉搏,刺刀拼杀,形势危急,几乎面临全营覆灭的险境。
团长吴效闵和政委张谦赶紧召集人马,带着警卫连支援3营,他们发起反击,成功击退了桂军,这才让原本濒临崩溃的3营稍微缓了口气。
另外那两个营的情况也挺糟,桂军的188师冲锋特别凶猛又机智,动作协调得像步炮配合一样,中午时分,副团长和团参谋长指挥的两个营就被挤到了抚河边的几个坟堆附近。
河对岸,37师的师长周学义亲自带领111团,冒着敌军的炮火强行渡过抚河,不少战士在过程中英勇牺牲。登陆后,先头部队加强连遭遇了桂军175师一个团的猛烈阻击,不到一小时就损失惨重,只剩五名轻伤员操作重机枪拼死抵抗,硬是把敌军175师一个团的多次进攻都击退了。
周学义师长见硬攻不易,便带着部队绕过封锁的175师团,巧妙地迂回到3营阵地,硬是从包围圈中开出一条路,救出了差点全军覆没的3营,那时候3营的四个连只剩下一百来人。
下午两点钟,雷起云政委带着109团猛攻抚河,绕到桂军188师的侧翼进行攻击。桂军连续进攻没效果,还被咱们打了好几次反击,最后没办法,黄昏前就往城里躲,晚上就急急忙忙地撤出了南昌。
战后,为了捉住桂军主力,四野的各部队一齐朝南追赶,但白崇禧明白不能跟四野正面硬碰硬。后来他回忆起这段,还赞扬林总“指挥严谨,没一丝漏洞”。
为了躲开四野的主力部队,白崇禧不得不指挥手下的人马有秩序地撤退。到了6月初,林总考虑到安全,就下令部队暂时别再往南走了。
白崇禧抓紧时间,忙着布置既能进攻也能防守,两边还有协作的两道防线。
1. 这四支部队——第103、第58、第97、第126军,分别在益阳、平江、岳阳和长寿街等地设立防线,负责最前线的直接防御任务。
2. 桂系军队中的第7、48、46军组成右翼,分别驻守在醴陵、宜春和上高,而宋希濂则带领左翼,防守在湘鄂西地区。
3. 长沙绥署程潜的部队还有陈明仁的第1兵团部下的第14、第71、第100军,他们负责守在第二道防线。
7月初,四野部队在休息了一个月后再次出兵,这次攻击的对象是白崇禧的桂军。他们派十二兵团从通城出发,四兵团从新干出发,采取大迂回、大包围的策略,同时15兵团正面进攻,目标是消灭在高安、万载、宜春地区布防的桂军第7、48、46军。
白崇禧挺机智,一瞧林总这招就知道是要围剿他,所以四野部队出动七天后果,桂军三个军就赶紧往湘中南的茶陵、攸县一带缩,最前线的四个军也撤到衡阳和宝庆,还把衡阳到宝庆设成第二道防线,长沙则成了第一道防线。
—— 可白崇禧还沉浸在躲过四野大军围剿的喜悦中,突然又传来一个震撼的消息:长沙的程潜和陈明仁竟然起义了!
长沙解放后,衡阳、宝庆还有茶陵、攸县都暴露在四野的面前了,关键是美国人对白崇禧失望透顶,因为白崇禧连武汉、南昌、长沙都守不住,现在美国人都不想再给他军事援助了,之前答应的五亿美元可能要黄了。
难怪一听说陈明仁在长沙起义,白崇禧那几天整天愁眉苦脸,饭都吃不下。
这时,第二个战机来了!
陈明仁起义后,第一兵团里头有好几支部队被迷惑,跟着叛变了,包括第71军的第87师和第88师,还有第14军的军部和第10师、第62师、第63师的一个团,以及第100军的第19师两个团和第197师的一个团,加起来有4个完整的师和4个团,大概有4万人的规模。
陈明仁看着起义后部队跑了一大半,心里难过得不行,赶紧给四野发了个电报,催促他们赶紧去追叛军。
林总在武汉四野司令部沉思着白崇禧的行动:既然叛军往衡宝方向逃窜,白崇禧肯定得派兵去支援,那我们就可以趁这个机会追击,说不定能抓住他的主力部队,然后在湘南地区和他来一场决战!
林总猛地睁开眼,下令:“40、46、49军立刻停止休息,赶紧往南赶。49军里的146师立刻开往宁乡,145师往湘乡方向走,147师则去宝庆。要是遇到叛军,先得绕到他们后面截断退路,再设法争取他们投降。要是叛军还想往南跑,就全力追上去消灭他们。”
詹才芳带领的第46军除了留下部分部队守卫长沙和株洲,其他部队立刻开往衡阳;罗舜初的第40军与46军136师协同,也留下少量部队维持醴陵的治安,其余主力则往攸县进发;而张国华的第18军先头部队则直接朝着茶陵进发。
为歼灭白崇禧,四野铺开了一张大网。
白崇禧看准了四野分头追击的空子,打算设下埋伏,这回的追击给了他两次机会。
首先中招的是从正面南下的46军。
8月4日凌晨,136师接到了总部下达的紧急任务,要他们迅速南下截断敌人的退路,于是407团和408团就沿着醴陵到攸县的公路,排成两队快速朝南赶去,打算绕到郴州那边去堵住敌人。
哎呀,46军真是没想到,他们以为桂系的48军会安分撤走,结果48军竟然想城外给46军来个突然袭击。
当天夜里3点,第408团刚离开醴陵,侦察分队就与敌人打了起来,我们主力立刻在山上展开战斗,和桂军激烈对抗。桂军发现408团早有防备,就留下一个团牵制我们,自己则带着两个团加上138师的三个团去攻击旁边的407团。他们没先解决掉408团的侧翼,就急着去围攻407团,这可是个大失误,结果伏击战一点效果都没有。
407团发现敌人从两边包抄过来,团长稍作迟疑,桂军138师却从山头两边突然杀出,对着407团的队伍猛烈开火,接着从中间直插进来,想把407团切成两半。407团立刻在公路两边摆开阵势,全力抵挡。桂军趁着夜色偷袭,想一举消灭我们,没想到夜战也是我们的强项。
上午10点,136师惊觉自家的406和407团被埋伏了,急忙把406团调往前线,同时让407团沿公路右边靠近406团。尽管桂军多次试图切断两团联系,但它们坚持战斗,终于在傍晚时分汇合。此时,408团也击败了阻拦部队,转而攻击桂军右侧。到了晚上8点,48军的两个师因为一天内未能击败对方,就主动撤退了,136师在这场战斗中伤亡超过300人。
第二个中招的是49军146师。
按照计划,146师快速开往宁乡,他们中的先锋部队436团抢先到了宁乡城,还没等大部队到就发动了攻城,结果不到半天就顺利拿下了宁乡县城,把103军的一个师和一个保安团给收拾了,总共消灭了四百多人,还俘虏了两千多人,其中包括县长。
打下宁乡后,146师没休息一下,就沿着湘乡到宝庆的公路继续追着叛军打。8月12日又把湘乡给占了,14日又攻下永丰,还把桂系的一个团给打败了,把49军的145师和147师远远甩在了后面。
这时候,白崇禧看准了轻率前进的146师,立刻把他的顶级部队第七军,加上坦克和一些炮兵团,派到了青树坪到界岭这一片地方,打算趁对方休息时将其一举消灭。
在146师拿下宁乡之后,林总赶紧给49军打电话,让钟伟小心行事,先弄清楚情况再行动。钟伟把这消息又转给了146师,让他们小心行事。可是146师因为之前打赢了仗,有点大意,觉得叛军就在太平寺那片,就劝钟伟让他们继续追击。钟伟觉得146师就在前线,对情况更了解,就又回电同意了他们的建议,还让145师去跟146师汇合。
8月15日,146师按437团、师直属队、436团、438团的顺序向界岭进发,途中437团在单家岭遭遇桂军阻拦,但轻松将其击退并抵达青树坪。这明显是敌人故意引诱我们深入的计划,不过146师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。
当天晚上,前卫团一营抵达界岭,大部分士兵通过时,敌军从两边山头突然开火。营里立刻发起反击。经过短短10分钟的激战,他们俘虏了敌军连长以下50多人,并且控制了界岭和周边的山头。师长听到消息后,误以为敌人已经溃散,于是命令第437团按照原计划继续前进到界岭以南扎营,436团紧接着跟进,结果正好中了白崇禧精心设下的埋伏圈。
8月17日天刚蒙蒙亮,437团全数赶到界岭和青树坪附近,立刻被桂军46军236师从高处开火猛攻,桂军第七军的两个师也迅速从两侧夹击。146师赶紧让437团退出界岭,并让436团到公路南边的山上帮忙支援,同时命令各团就地挖工事防守。不过,因为前几天连续行军,大家的小镐和铁锹差不多都丢了,没工具能挖工事,只能靠地形来藏身。
现在敌人主要部队都聚齐了,桂军第7军的171师开着装甲车和坦克在公路上往前冲,打算绕到146师右边437团的后面;第7军的172师则绕到左边436团的背后;而桂军46军的236师正面迎击146师,三方形成包围圈。而且,他们还一下子开了200门大炮,146师承受了自辽沈战役以来最猛烈的炮火攻击。
敌172师得到飞机坦克支援,沿着公路两边猛攻436团的阵地,3小时后第7连先丢阵地,5小时后主阵地也失守。幸好145师及时赶到,发起反击打退了敌人,436团这才互相支援,最终成功朝东北方向撤退。
在437团的防线上,桂军的171师在飞机和大炮的支援下,从正面和侧面一起向他们发起猛攻,两军围绕着高地来回打拉锯战,一直打到晚上8点。然后,437团接到命令,撤退到了相思桥和江口地区。
到了晚上10点,咱们师部还有直属部队,在145师的帮忙下,安全撤到了永丰,这下战斗算是告一段落了。
在青树坪的战斗中,咱们军队把敌人打得很惨,一共消灭了684个敌人,还俘虏了69个,不过咱们自己也损失了1200多人。
